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六章 诗仙太白 (第2/4页)
两眼,便将内容看了个大概。 “此书内容无他,这渤海国国小心高,书中要我大唐割让高丽一百七十城于他,否则便要兴兵二十万来犯。”李白将帛书还给了高力士,一副醉眼迷离的样子。 “好大的胆子!”李白之言一出,李隆基顿时龙颜大怒,拍案喝道。 玉阶下的太子等人也纷纷小声议论道:“蕞尔小国也敢妄自尊大,当真是可笑至极。” 李瑁听了李白的翻译,也是心头大怒,当即挺身出列,表态道:“启禀父皇,渤海不过弹丸小国,也敢藐视天朝威严,只要父皇一声令下,儿臣李瑁愿领兵十万,踏平渤海。” 渤海国之名李瑁早有闻之,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墙头草,养不熟的白眼狼,数次臣服和背叛大唐,中唐之后更是成为危害大唐东北安危的顽疾,间接导致大唐丢失高丽辽东之地,使得燕云边镇苦受其祸。。 不过渤海为患毕竟是将来的事情,现在的渤海国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边陲之国,谁都看不出他将来的危害。李瑁话音才落,庆王李琮便站了出来。 “启禀父皇,十八郎乃武夫之言,儿臣以为不可。渤海地处极北,气候严寒,纵然得之亦是无用。,更何况万里作战,粮草运输殊为不易,若擅动刀兵恐怕重蹈隋炀之祸。” 李琮的话虽是冲着李瑁来的,但说起来却也有些道理。两军交战,兵祸连结,所得却甚少,不足夸耀天下,这也不符合李隆基好大喜功的性格。李隆基显然更偏向于李琮的话。 “十八郎拳拳报国之心朕已知晓,但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