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十六章 杨慎矜投靠 (第2/4页)
” 李泌没有回答李瑁的话,却反问道:“殿下有意整顿西南财政,如今手中可有主导人选?” 李瑁摇头回道:“天下有此才能者寥寥无几,本王还暂无人选。” 李泌笑道:“殿下勿忧,如今这个人已经送上门来了。” 李瑁听李泌这么一说,心中顿时有了猜测,长安官员善理财者确有,但能叫李泌如此推崇的只有一人--御史中丞、户部侍郎杨慎矜。 “可是户部杨慎矜?”李瑁精神一振,问道。 李泌回道:“正是杨慎矜。” 杨慎矜乃是隋炀帝杨广玄孙,弘农郡公杨崇礼之子,实实在在的前朝后裔。 其父杨崇礼曾为唐朝太府卿,替李隆基执掌府库,居史载,杨崇礼在任之期,内府“每岁勾剥省便出钱数百万贯。”李隆基对这个大管家也是满意至极。 而杨慎矜也继承了其父的理财天赋,甚至更胜一筹,被李隆基重用为户部侍郎、诸道铸钱使、太府出纳使,替李隆基掌管内外库,大唐财政半在其手,数年来条目清晰,未出丝毫差错。 如今地方节度横行,世家大族土地兼并严重,赋税不足,地方已经捉襟见肘,中枢的左右库藏尚能有如此充足的用度,委实离不开杨慎矜之功。 杨慎矜能够坐到今日的地位除了家族的声望和李林甫的提拔,他自身的才华亦是不可或缺。李瑁若要重整西南财政,杨慎矜确实是上佳人选。 李瑁顺着路一走走到王府的偏厅,方到门口,便看到了站在厅内静候的杨慎矜。 杨慎矜方一看到李瑁和李泌一同入内,便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