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九章 王府参军 (第3/4页)
陪李瑁的,想必也不是藉藉无名之辈。 李瑁看了中年男子一眼,向李白问道:“太白兄,这位是?” 李白伸手引了引中年男子的方向,朝李瑁介绍道:“这位乃李某好友,渤海高适高达夫。” “高适,原来阁下竟是高适?”李瑁听了高适的名字,面色微动。 高适见李瑁听了自己的名字竟然面有惊色,激动地问道:“殿下也知道在下拙名?” 李瑁点头道:“达夫一首《燕歌行》,雄健激越,慷慨非常,本王每每读之都觉胸中抒臆,淋漓悲壮,恨不得即刻提刀上马,战场杀敌。” 高适听到李瑁提到自己的得意之作《燕歌行》,顿时面露喜色:“想不到在下一时胡乱之作,竟也能入殿下之耳。” 李瑁道:“达夫早年游历河北,乃边塞诗派翘楚,本王神交已久,岂能是胡乱之作。” 高适听了李瑁的赞美,看了看李瑁的脸,见他没有半分作伪之色,这才苦笑着自怨道:“光会写两句诗有什么用,在下家境贫寒,无余财结好上官。科举又多次不第,照样报国无门,一腔热血无处泼洒。” 高适二十余岁时曾北游燕赵之地,先后欲投朔方节度副使信安王李、幽州节度使张守幕府,但因无钱打点门府内外,俱都不为所用。堂堂男儿报国无门,高适心中早有怨怼,方才听李瑁这么一说,不免抱怨了两句。 “高先生,你喝醉了。”玉真公主宴请李瑁本就是为了给李瑁和李白说和,若是因高适一时抱怨朝堂而惹恼了李瑁,那便得不偿失了。 被玉真公主这么一说,高适也觉出来自己方才话中的不适之处,忙干笑了两声,赔罪道:“高某不胜酒力,若有胡言之处还望殿下见谅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