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88章 (第2/3页)
放下书页。“一般要印多少份,成本会比抄写更低?” “两百份以上就可以,越多越合算。印的成本很低,主要就是雕版费事。即使是最熟练的匠师,刻一块版也需要两天。” 荀彧盘算了一下。“那以后全郡发放的文书就由文秀纸坊来承接吧。” “行,我们就按成本价,不赚你的钱,免得有人说闲话。”唐夫人说着,从身边随从的手中接过一份文书,递给荀彧。“请大尹签字用印吧。” 荀彧接过文书看了一眼,不禁笑道:“你连契约都准备好了?” “知道你忙,难得来一趟,自然要都准备好。”唐夫人说道,推过笔墨,又取过一盒紫泥。 荀彧提笔,签上自己的名字,又取出河东尹的印,却不知道怎么用。通常来说,印都是盖在印泥上的,但眼前的这盒紫泥却很稀,不像是能封在纸上的。唐夫人取过他手中的印,在紫泥中稍微蘸了蘸,然后在荀彧的签字一摁,又小心翼翼的晃了两下,提起印,纸上便多了一个浅浅的印文。 “这是什么新泥?” “合适在纸上用的印泥,还在试验。”唐夫人取过一块布,将印上的印泥擦干净,还给荀彧。 荀彧拿起契约,反复看了看,连连点头称赞。 纸张的大规模推行的确带来了不少方便,却也并非十全十美。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用印变得极不方便。之前都是用封泥,但封泥不能直接用在纸上,必须再加一个木盒,以便封泥,让人很头疼。 如果能用这种直接在纸上用的印泥,那就方便多了。 “谁想出来的?” “坊里与人签约供货合同,每天都有契约要签,总用盒子不方便。有人用唇脂代替,我觉得可行,便命人试制了这种新泥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