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67章 (第4/4页)
天气回暖后,终于,人们如愿以偿地等到了秋泓的请辞疏。 不少已暗中投靠了“北党”的南廷臣子轻轻松松力压尚未形成气候的“秋党”,并用数十封弹劾奏疏赶走了一个怀着成圣之心的能臣,没有谁能想到,要不了多久,他们就将想尽办法重新请回这人。 只是到了那时,秋泓虽仍是他大昇的忠臣,但已然不再有成圣之心了。 这似乎是某一阶段的结束,但又似乎,是另一阶段开始。 第66章 夺魂取舍 后世研究秋泓的史学家多爱将“辞官之争”定为秋泓一生中最大的转折。有人说,“辞官之争”前,秋泓尚还是个人,但“辞官之争”后,秋泓就已成为了纯粹的政治动物。 他不再有怜悯之心,不再渴望成为正人君子,甚至不再纠结于手段是否光明正大,人们开始看不清他的喜怒哀乐。 因此,后世有了一种声音,那就是,倘若秋泓没有经历“辞官之争”,他还会变成后来的那个样子吗?他的结局会有所不同吗? 没人知道。 历史没有如果。 毕竟,要谈“辞官之争”,就不可能不谈邬家的案子,要谈邬家的案子,就不可能不谈把秋泓拉去了前线的洳州大捷,而要谈洳州大捷,就不可能不谈李峭如的惨死、布日格的负隅顽抗,以及天崇道的分崩离析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