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36章 (第3/3页)
泓把珠花交到了陆渐春的手中:“年代呢?” “年代?”陆渐春一顿,“年代尚不明确,但最晚晚不过永昌。” 那就是天极年间的岭城七品官家了。 秋泓是中央大官,岭城虽然也属汉宜,且离少衡不远,但也不近,这样一个小地方,久居高高庙堂的人哪里能知道谁在此做过七品小官? 陆渐春就更不清楚了,他含糊地说道:“那边有专门考证天极朝官员行迹的专家称,岭城的这片墓葬群很有可能是个家族墓葬,而在查看过当时的岭城望族和后来迁入此地定居的缙绅后,他们初步认定,葬在那里的要么是岭城本地大户万家,要么,就是后来被贬此地做知县的刘琥,刘家。” “刘家!”秋泓蓦然一凝。 第93章 风声鹤唳 刘琥是谁,秋泓没听说过,但汉宜这地方能称得上大户且姓刘的只有一家,那就是他女儿秋念心的夫家,汉宜第一族,申州刘氏。 刘氏宗子刘郁,也就是当时汉宜布政使刘真姚的嫡长子,于天极四年,与秋念心订婚。 在那时,跟刘家结亲的除了秋念心,还有秋念心的兄长,秋泓的第三子秋云净,刘真姚堂兄刘真宁将自己的小女儿许给了秋云净。可惜的是,刘真宁的女儿没活到出嫁,就病死在了家乡,因此到最后,与秋家结亲只有刘郁一人。 而秋念心成婚那年,正是秋泓最权势煊赫的时候,据后世记载,秋念心的嫁妆之丰厚,曾把两汉第一富户刘真姚吓得战战兢兢,并为此专程在来年入京述职时拜见秋泓,以表忠心。 倘若葬在岭城的真是申州刘氏,这样一个家底丰厚的大族,为何会在天极朝后期举家迁至岭城这么一个小地方,家中族长又怎会变成刘琥这么一个小小的知县呢?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