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97章 (第3/3页)
就是长靖朝次相吴重山,北牧人入京后,他带着庄士嘉等翰林致了仕,至今仍未起复。 秋泓入仕晚,没和严颢打过交道,他只知这人多年不得志后告老回乡,在鹊山此地入门了广奉学派。 “难不成,死的是他?”想到这,秋泓心下微疑。 正在这时,身后有两匹快马疾驰而过,在那知县面前停了下来,其中一人高声急报道:“吴少师来访,请见知县大人一面!” 吴少师?吴重山!秋泓一愣,他的师翁怎么来了? 第78章 明熹六年(三) 吴重山祖籍汉宜关阳,与秋泓老家少衡相隔不过几座山,算是实打实的同乡。 官场上,同乡之间相互扶持是常事,秋泓那年能从会试第二百三十三一飞冲天,成为殿试第五,入馆做庶常,吴重山就在暗中帮扶了不少。只是同乡之间明面上又需避嫌,叫秋泓不得已拜到了裴松吟的门下。 但若真论起来,吴重山才算是秋泓的真恩师。 本来,秋泓辞官回乡后的第一件事,就应当是去拜见吴重山,不料今日恰好在这里遇上了,倒叫秋泓省了翻山越岭的功夫。 因此刚一听到那边说起吴少师,秋泓便立刻差李果儿上前递牌子,顺便好好打听一番鹊山渡到底死了个谁。 只是这却苦了知县范槐,毕竟,吴少师一个人就够他伺候的了,此时又跑来一个秋少傅。他刚一接到秋泓的牌子,脑袋都胀了起来。 尤其是这秋泓,还非得打听方才码头上装神弄鬼的人到底是谁。 “过去陆帅在南边时,若碰上了打着天崇道名号招摇撞骗的人,必得交送官府,好好惩治一番,范知县倒是爱民,竟只关上几天就了事了。”坐在鹊山县衙里,秋泓抚着茶盏,不咸不淡地说道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