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章黑色rou体 (第1/6页)
* 初到美国的第一年,榆暮最难接受的是宗教课。 她并不是有任何信仰的人。 况且榆暮一直觉得信仰什么的是有钱人的特权。 或是贫穷的闲人。 只有不为生计奔忙的人,才有空思考灵魂要归往何处。 她就读的这所私立高中里,学生多半富足。 榆暮既不信神,对教义也缺乏耐心,常常因为听不懂而在心里积满火气。 但榆暮向来擅长伪装。 哪怕只是为了分数。 在课上沉默的榆暮愿意在课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请教老师问题,姿态谦逊,尽力用半生不熟的口语表达清晰。 老师们很快对这位东方面孔的学生产生好感。 愿意主动请教的学生,应该没有几个老师会拒绝。 老师们眼中“勤奋的异国学生”在学校没有什么朋友。 午餐大多一个人吃,从不主动参加活动。 随之而来的,除过提高的成绩。 还有无声的排挤,孤立。 幸而榆暮并不在意。 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。 榆暮将这理解为文化差异,她无需获得另一种族的认同。 宗教老师倒是在榆暮请教时提点过她几次。 温和的老太太让榆暮不必在意外界,寻找和她同频的朋友会更适合她的个性。 继而又说,她其实很善良,是害怕让她沉默。 后者是对的。 榆暮觉得很有道理。 善良。 榆暮不敢苟同。 毕业那天,宗教老师为她的学生,无神论者榆暮送上本书作为毕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