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卷 天下透明 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(第94/135页)
里,居然多了谢亚兴等十一户人家。 再一看,这十一户人家,也是和谢得安一样的军户籍。 很明显,这是一起大规模“军户逃户入籍”事件。他们先推出一个军户谢得安吸引敌人火力,然后在新册里偷偷把其他逃户做进去。若不是这些人太过贪心,一次篡改了太多户籍,说不定驳查根本无从发现。 同期还有个案子,这次的发生地是山东济南府章丘县明秀乡。 明秀乡位于官道之上,乡里设有一连串驿站。根据交通工具的分类,这些驿站可以细分为船站、马站、牛站、驴站等等。每一处驿站,都有专门的站户,他们世世代代都要在驿站服务,也属于职业户的一种。站户的生活状况很惨,负担奇重。他们也无时不思念着改换户籍。 在这一次的驳查中,监生发现明秀乡的第九里第五甲有疑点,有王九住等三户人家,本来是驴站户,却赫然改成了民户。 这本册子,立刻被监生驳回重造。等到新造黄册再次送回后湖,监生发现王九住等三人被抹去,可又加了阚长等十二户驴站户偷偷摸摸进了民籍。 这个声东击西的手法,和宜兴县的办法几乎一样。 当然,大明朝廷也不傻。这两件案子让他们意识到规则上的漏洞,及时加以补救。 从弘治十二年(1499年)开始,有疑点的黄册不再驳回重造,只把问题项单独开列成总册下发。地方只需将问题项进行改正,单造一页送至后湖。驳查人员审核无误以后,将改正后的单页补进原先的黄册中,并附页说明改正缘由,用印标记。 如此这般,才算是堵住了这条路。 于是劳动人民又发明了一个更叹为观止的办法。 不是说旧档难改吗?那么只要设法让旧档彻底消失,就没问题了。虽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