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六百二十四章 实在人说实在话 (第2/4页)
,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; 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准备,手工业在我大宣更是取得多方面的成就……” 楚清一本正经拍马屁,语气干巴地就像在述职,不带一丝感情,皇帝听得是连连点头:楚清这个实在人,尽说实在话! 楚清不打半点磕巴,继续说话:“因此,互市上交易的货品,本质来说是我大宣比较吃亏,因为我们提供的种类丰富,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……” 皇帝频频点头:“是吃亏了!不过,他们既然占便宜,为何还能发生械斗事件?” 楚清:“商人的本性是逐利,既然大宣商人不能换得更多有用的东西,自然会抬高商品价格; 比方说:沃斯人用一张上好的白狐皮只能换到二石米,这种不对等交易自然让沃斯人觉得换不如抢,也就打起来了。” 白狐皮,还是上好的,放在京都,一千两都会有人抢着买,岂是二石米就能换的? 楚清举这个例子,皇帝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了。 两国建立往来,最初的目的是要相互弥补所需,比如大宣想要沃斯的马,沃斯想要大宣的铁。 但实际上,这两样东西又是双方最不希望向外输出的,所以真正能够交易的物资,大宣远比沃斯要丰富。 那么想要交易对等,沃斯人要么提供足够的银钱,要么提供等值的物品,如果都提供不出来,就只好抢。 那这样下去,驻军每天处理这些纠纷而产生的负担都是自我消化,岂不是肥了商人损了军队? 而沃斯人一旦到了秋冬季饿肚子的时候,更不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