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511节 (第6/6页)
教导规矩的时候,他比礼官还要上心,勒令儿子们好好学。 而上次礼部呈上来的前三名里,秉持着先到先得的原则,第一名送给了,不,许给了突厥;第二名就许给吐蕃。 而这第二名,刚好是武三思的长子。 朝廷将他虚封了梁郡王,许亲吐蕃。 之所以说是虚封,是因正经亲王也好,郡王也好,都是可以开府且有封邑的。 但这种很快就要送去和亲的郡王,又不能开设自己的府邸又无有食邑,自然就是虚封,只有个名头。 然而武三思现在连虚封都没有! 他今日过来,原就是想在谢恩之余,恳求姑母(虽然陛下不让他这么称呼,但这是武三思最大的底气和凭靠,他自然时时记得)也给他一个爵位。 总不好他的儿子都是郡王了,他还是个‘草民’吧。 他到底是皇帝的亲侄子,跟皇帝一个姓氏的皇亲国戚呢。 只是没料到,今日在御前还有旁人,武三思就一时没有哭求。 这倒不是武三思觉得不好意思,以他的心态和脸皮,在人前哭求根本不算事儿,何况哭求的还是皇帝,那更是理所应当的。 让他略微顿住的,是在看到这位大司徒后,想起了自己‘欲求娶大司徒弟子’的打算,正在心内飞速盘算。 真是耳闻不如眼见。 方才他那一下‘迟疑请安’,也试验了出来一事:皇帝姑母是真的很信重这位宰相。 那若是他的打算能成…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