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43章 畏此简书  (第3/4页)
以上诸事统统可信,没有半句虚言,只因为是王孙期的叙述。    不过在看到赵无恤对成氏提出的第四条要求后,赵鞅的眉头又舒展开来。    禁止殉葬?天真,太天真了。无论如何,还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啊,心中存有一丝妇人之仁,对此建议,赵鞅很不以为然。    他放下王孙期的报告,沉吟片刻后,开始唤上竖人,下达一系列命令。    首先是将对成氏明年节庆的帛布赏赐加倍,此子手段刚猛狠辣,可惜太过强硬。作为主君,要一手硬一手软,敲一下还得赏个枣吃呢,他还得为儿子善后,安抚一下成氏。毕竟从赵鞅小时候起,老成翁就在一旁帮他端过溺壶痰盂,逼迫太过的话,再见面君臣都尴尬……    无恤那边,也要给他一些额外的支持,至少,此子目前是很值得扶持的。虽然赵鞅在情感上,对侍候过三代赵氏家主的成翁没有太多恶感,但在他领地上的任何独立势力,就像眼中的沙粒一般,而赵鞅是容不下沙子的。无恤两天之内就将其扫除,让赵鞅心中大快,恨不能举樽痛饮,庆贺一番。    他分封诸子的目的,不就是图着让他们在历练之余,收回乡邑治权么?    这事情做完以后,赵鞅才慢慢展开了无恤的上书,没却什么心思细看,想必只是王孙期那份简牍的加强版。    但他错了。    本以为里面会是一通自我夸耀,谁知无恤压根没写这两天的经过,而是说既然有王孙期上书,他就不重复叙述了,在此只谈关于殉葬制度的问题……    好自信,好气魄!赵鞅不由得正襟危坐,仔细研读这份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